• 全部考试 
  • 移动端 
  • 网站导航 
方式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中国人事考试网微信公众号

司法考试备考指导

考试类型

司法考试网:2020司法考试练习题(200508)(2)

  • 高校考试信息汇集大学生热门考试资讯
  • 2020-05-08 22:45|来源:网络
查看 查看

1、正确的答案是D

来源:2015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第16题

解析:关于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关系,存在两种理论学说:对立理论和单一理论。对立理论认为,杀人和伤害是两个相互排斥的概念,杀人故意排除伤害故意,故杀人不包含伤害。单一理论则认为,杀人行为必然包含伤害行为,杀人故意必然包含伤害故意。在行为人起先以伤害故意、后来以杀人故意对他人实施暴力,但不能证明是前行为致人死亡还是后行为致人死亡时,根据对立理论,行为人对该死亡结果不负责,即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未遂和故意杀人罪未遂。根据单一理论,可以将行为人的行为认定为一个故意伤害致死。显然,单一理论具有合理性。事实上,任何杀人既遂都必然经过了伤害的过程,任何杀人未遂也必然造成了伤害结果或者具有造成伤害结果的危险性。据此,对本案中的甲认定为一个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即可。所以,D项正确,ABC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D。

2、正确的答案是D

来源: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第4题

解析:客观的构成要素是说明行为外部的、客观方面的要素,如行为、结果、行为对象等;主观的构成要素是表明行为人内心的、主观方面的要素,如故意、过失、目的等。

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在解释和认定时,只需要法官的一般认识活动即可确定的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在解释和认定时,需要法官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的要素。

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积极地、正面地表明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要素;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是否定犯罪的构成要件。

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刑法条文表面上没有明文规定,但根据刑法条文之间的相互关系、刑法条文对相关要素的描述所确定的,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D项:“国家工作人员”是受贿的主体要素,是行为人的客观特征,而非行为人内心、主观方面的内容,因此不属于主观构成要件要素,而是客观违法构成要件要素,所以,D项错误。

A项:传播淫秽物品罪中的“淫秽物品”除需要一般的认识活动外,还需要法官进行价值判断,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且“淫秽物品”属于行为对象,是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所以,A项正确。

B项: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中的“签订、履行”只需进行一般认识活动即可判断,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且是正面地表述了构成犯罪的要件,为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所以,B项正确。

C项:“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是诈骗罪的客观构成要件的组成部分,而主观构成要件要素应为行为人的故意、过失、目的等;《刑法》第266条对诈骗罪的规定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并没有提到被害人要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这是和盗窃罪相区分的关键,因此必不可少,故为不成文构成要件要素。所以,C项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3、正确的答案是B,C,D

来源:2008年(延期)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第51题

解析:B项: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如果只需要法官的认识活动即可确定,这种构成要件要素便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如果需要法官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这种构成要件要素就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例如,刑法第320条所规定的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的客观要件为“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对这里的“提供”、“伪造、变造”、“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理解,以及对客观事实是否符合这些要素,都只需要一般的认识活动与基本的对比判断就可以得出结论,因而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反之,例如,刑法第237条规定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的“猥亵”、“侮辱”,则需要司法者的规范的、评价的行为才能认定。本题中,什么利益属于行贿罪的犯罪构成中的“不正当利益”,需要法官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故B项正确。

CD项:积极地、正面地表明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要素,这种要素就是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但例外地也存在否定犯罪性的构成要件要素,这便是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属于积极地、正面的表明成立犯罪的要素,因此属于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则是否定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因此属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又根据上述对A项的判断标准,.“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也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故CD正确。

A项:说明行为外部的、客观方面的要素即为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如行为、结果、行为对象等;表明行为人内心的、主观方面的要素即为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如故意、过失、目的等。“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属于主观方面的要素。故A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CD。

4、正确的答案是A,B,C,D

来源: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第51题

解析: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1)以描述犯罪的客观或者主观方面为标准分为,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2)以是否需要法官运用价值评判的角度去补充评价为标准分为,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如果只需要法官的认识活动即可确定,这种构成要件要素便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如果需要法官的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这种构成要件要素就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A项:“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描述的是犯罪行为的方式,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故A项正确。

B项:“他人”为日常生活的单纯描述,无需法官运用价值评判的角度去补充评价,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故B项正确。

C项:“侮辱”、“诽谤”需要法官运用价值评判的角度去补充评价,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故C项正确。

D项: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是指条文对某种犯罪规定了相对具体的刑种和刑度。相对确定的法定刑在立法上有确定的刑种和刑度,在司法上又有具体裁量的余地,有利于法制的协调统一,贯彻区别对待的政策,实践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实现刑罚的目的,因此这种法定刑被世界各国刑法普遍采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既规定了具体的刑种和刑度,又给法官留出了自由裁量余地,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ABCD。

(编辑:中国人事考试网 )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