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面的四个词语中能够体现典型的迁移现象的是( )。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1 正确答案是: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定义。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举一反三是典型的迁移现象。结合题意,A项正确。
B项:强调智力超常,并没有提到学习影响的问题,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强调思考问题敏锐迅速,而题干强调学习之间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强调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而题干强调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单选题 在归因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努力归因”,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 )。
A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B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C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D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2 正确答案是: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成败归因理论的掌握情况。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外界环境。同时,韦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其中,努力属于可控的、内部的、不稳定的归因因素。故A项正确。
B项:根据韦纳归因理论,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不存在,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根据韦纳归因理论,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不存在,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根据韦纳归因理论,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集中思维
C顺向思维
D逆向思维
3 正确答案是: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创造性思维的要素的识记情况。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集中思维、逆向思维、分合思维、联想思维,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扩散思维,是指在思考过程中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起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假设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各种回答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主要有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A项正确。
B项: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相对应,又称为聚合思维、求同思维,是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合乎逻辑的结论。它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要素,但是不是其核心要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顺向思维是常规的、传统的思维方法,是指人们按照传统的从上到下,从小到大、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低到高等常规的序列方向进行思考的方法。其不是属于创造性思维。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逆向思维是把思维方向逆转过来,用对立的表面看来似乎不可能并有的两条思路同时去寻找解决问题之答案的形式。逆向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但是不是其核心要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单选题 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称为( )。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近景动机
D远景动机
4 正确答案是:A
解析
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的分类。内部动机是指诱因来自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A项正确。
B项:外部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外部的某种因素,即在学习活动以外由外部的诱因激发出来的学习动机。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C项:近景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例如,学生在确定选修课程时,只是考虑眼下是否容易通过考试。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D项:远景动机,是指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单选题 晓斌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全是刻苦努力的结果。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晓斌的归因属于( )。
A稳定的内部归因
B稳定的外部归因
C可控的内部归因
D可控的外部归因
5 正确答案是: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学习动机成败归因理论的理解。韦纳将人们成败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韦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题干中,晓斌是将自己学习成绩好归因为努力,努力属于内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因此,晓斌的归因属于可控的内部归因。C项正确。
A项:稳定的内部归因是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稳定的外部归因是工作难度。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可控的外部归因不存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以上是中国人事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资格题库练习』教师资格中学生学习心理模拟题「0727」,希望各位考生,抓紧时机、切莫迟疑,合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备考,迎战教师资格证考试!